生態(tài)處理裝備化,利用自然生態(tài)的方法處理污水;強化自然復氧,無回流,能耗低,運行費用??;同時去除氨氮和總氮,可滿足全國各省農村污水排放標準;污水污泥同時處理,污泥可還田,進行資源化利用;全自動化控制,可遠程監(jiān)控和故障報警,運行管理方便;處理工藝單元裝備化,施工方便,工期短,質量可控;濕地單體采用PE材料,環(huán)境友好,耐腐蝕;濕地面積占地小,節(jié)省空間。
進、出水標準
進水水質:COD<300mg/L、NH4+-N<30mg/L、TN<40 mg/L、TP<4 mg/L、SS <200mg/L;
出水水質:COD≤50mg/L、NH4+-N≤8mg/L、TN≤15 mg/L、TP≤1mg/L、SS ≤10mg/L。
主要處理構筑物
1、集水井:避免水泵頻繁啟閉。在進水口設置格柵,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,保護水泵。
2、沉淀池: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顆粒雜質,避免堵塞人工濕地。
3、調節(jié)池:調節(jié)水質、水量,確保后續(xù)處理構筑物的處理效果穩(wěn)定。
4、高負荷垂直潛流人工濕地:去除污水中COD、氨氮和總氮,并對水中的總磷進行吸附,確保出水達標排放。
5、出水井:控制濕地有效淹沒水深,對出水進行消毒,并對水質進行觀察、采樣。